乌梅和黄芪
简介
乌梅和黄芪是两种传统的中药,因其广泛的药用价值而闻名。乌梅性酸,归肝、脾、肺经;黄芪性甘,归脾、肺经。两者常被搭配使用,具有养血、益气、生津、固表的功效。
药性
乌梅
味酸,性平
入肝、脾、肺经
功效:收敛止汗、生津止渴、安神助眠
黄芪
味甘,性温
入脾、肺经
功效:补气固表、益气升阳、生津止渴
功效
乌梅
收敛止汗:用于盗汗、自汗
生津止渴:用于口干舌燥、津液不足
安神助眠:用于心烦失眠、多梦
黄芪
补气固表:用于气虚表虚、自汗畏寒
益气升阳:用于脾虚气虚、气短乏力
生津止渴:用于津液不足、口干舌燥
临床应用
乌梅和黄芪常被搭配使用,治疗以下疾病:
感冒:乌梅收敛止汗,黄芪补气固表,两者合用可有效治疗感冒引起的出汗和虚弱。
盗汗:乌梅收敛止汗,黄芪补气固表,二药合用可有效止盗汗。
口干舌燥:乌梅生津止渴,黄芪补气生津,两者合用可缓解口干舌燥。
气虚血虚:乌梅养血,黄芪补气,二药合用可有效改善气虚血虚引起的乏力、气短、面色苍白等症状。
用法用量
乌梅和黄芪的用法用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,通常为:
乌梅:5-10g,煎服或泡水
黄芪:15-30g,煎服或泡水
注意事项
孕妇慎用乌梅,以免引起腹泻。
黄芪性温,阴虚火旺者慎用。
乌梅和黄芪不宜与铁剂同服,以免影响吸收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其他人立场。
本文系5g7g.com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